對狗狗而言,「關節穩定」不只是走得穩,更是避免受傷、延緩退化的第一道防線。
其中,韌帶扮演核心角色,像安全帶一樣限制過度的前後滑動、內外翻和旋轉,維持關節在安全範圍內活動。
🔹 韌帶
韌帶就像內建的「安全帶」,負責限制過度的前後滑動、內外翻與旋轉,
讓關節的每一次動作都維持在安全範圍內。
🔹 肌肉
肌肉是關節的「動態支撐」,當韌帶在保護時,肌肉會提供主動的力量控制,
幫忙吸收震盪、分散壓力,減輕韌帶的負擔,
讓關節不只穩定,還能靈活地完成跑、跳、轉身等動作。
🔹 神經控制
神經就像「指揮中心」,隨時監測肢體位置和動作,
當姿勢偏移時,會立刻發出修正訊號,
協調肌肉收縮,確保每一步都走得平衡、精準。
只有當這三大系統互相配合,
狗狗才能真正做到「走得穩、跑得久」,
不讓韌帶承受過多風險,也避免其他腳代償受傷。
韌帶是連接骨頭與骨頭的強韌纖維束,
它的主要任務是:
限制過度移動:避免關節過度前後滑動、內外翻或旋轉
維持關節對位:讓骨頭保持正確排列,確保動作流暢
保護軟組織:減少關節內軟骨、半月軟骨等結構的異常摩擦
提供穩定訊號:透過感覺受器回饋大腦,協助神經控制動作
可以把韌帶想像成「安全帶」,
它不是用來產生力量,而是防止危險動作超出安全範圍。
當韌帶因鬆弛或受傷失去原本的張力,會造成:
關節對位改變:動作不再精準,負荷集中在異常角度
其他肢體代償:健康腳必須承擔更多重量,導致過度使用
退化與二次傷害風險增加:長期代償會引發新的關節或肌肉問題
這些影響並不僅限於跑跳或運動時,
散步、睡覺翻身、上廁所 都是韌帶要努力穩住的時刻。
⚠️ 重要觀念:韌帶鬆弛不會自行恢復緊度。
因此,復健的重點並不是「把韌帶拉回去」,
而是利用 周邊肌肉的力量 和 神經控制能力 來補強穩定度,
降低代償、減少疼痛、預防二次傷害。
1️⃣ 放鬆緊繃肌群
減少韌帶受到的額外牽扯,減輕不適感。
2️⃣ 強化較弱的肌群
建立足夠的肌肉支撐,避免壓力集中在韌帶。
3️⃣ 練習平衡與本體感覺
讓大腦和肢體重新協調,提高動作控制與穩定性。
透過這三個循環步驟,幫助毛孩不只「不痛」,更能「走得穩、走得久」。
1️⃣ PMCID: PMC3407802 – The Effects of Generalized Joint Laxity on Risk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
系統性回顧顯示,關節鬆弛度較高的個體有更大的脛骨前移,並伴隨較高的 ACL 受傷風險。
2️⃣ Nature Sci Rep (2025) – Multiscale Correlations Between Joint and Tissue-Specific Biomechanics Using Ovine Stifles
研究證實韌帶的力學性質與關節鬆弛力量高度相關,組織變軟會導致整體關節不穩定。
3️⃣ Orthopaedics Journal (2005) – Ligamentous Laxity and Non-contact ACL Injuries
指出韌帶鬆弛與過伸展會造成膝關節前後向異常鬆動,增加非接觸性 ACL 受傷風險。
4️⃣ Frontiers Sports & Active Living (2022) – Side-to-Side Differences in Knee Laxity and Functional Hop Tests
發現雙膝鬆弛度差異 >3mm 的運動員,再受傷風險升高,且落地動作模式改變。
👉 雖然這些研究並非以犬貓為對象,
但生物力學原理一致:韌帶鬆弛會導致關節不穩、代償過度、以及更高的二次傷害風險。
📩 想知道您的毛孩是否需要復健檢查嗎?
🏥 樂樂動物醫院|台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418號
📞 04-2208-5862
📬 FB / IG 搜尋「樂樂復健動物醫院」
💬 LINE|@171wvsao
我們相信,每一雙溫暖的手,都能成為牠安心的依靠。
在樂樂動物醫院,我們會陪牠一步步走回健康與笑容 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