疼痛不是我愛你的障礙,而是我們一起邁向復健的起點
2025-08-05

你有沒有發現…

那個曾經衝向你、搖著尾巴的身影,
最近…走得慢了、動得小心了,
甚至連最喜歡的散步,也開始猶豫了 🐾
牠不是偷懶,也不是突然變得安靜,
而是因為——疼痛
疼痛讓牠小心翼翼,害怕再度不舒服。

很多飼主會擔心:

「牠這麼痛,復健是不是要等到不痛再開始?」


其實,疼痛並不是復健的阻礙
相反地,疼痛管理本身就是復健的一部分。
我們要先讓牠舒服下來,再一步步陪牠找回動作的勇氣。


為什麼疼痛管理是復健的第一步?

當毛孩有疼痛時,牠會本能地減少活動,甚至避免使用某一隻腳或特定動作。

這雖然是保護機制,但長期下來會造成:

  • 肌肉快速流失
  • 關節活動度下降
  • 姿勢代償與二次傷害
  • 情緒低落與活動意願下降

因此,如果不先處理疼痛,就算開始復健,也可能因為牠不願意動而效果有限。

所以我們的第一步,一定是讓牠先舒服,再動起來。
 


常見的疼痛舒緩療法與原理

💡 雷射治療

利用特定波長的光能量穿透皮膚,刺激細胞修復與血液循環,減少發炎反應,加速軟組織與肌肉的癒合。
 

適合:
神經損傷
肌肉無力與萎縮
慢性疼痛與神經性疼痛
四肢活動度下降
肌肉張力異常



 


 

💡 針灸

以細針刺激特定穴位,透過神經反射作用調節疼痛傳導,啟動身體的天然鎮痛機制,幫助減輕疼痛、放鬆緊繃肌肉並改善循環。

適合:
慢性疼痛控制、神經疾病康復期、退化性關節炎、肌肉緊繃與痙攣改善


💡 電療

以低頻或中頻電流刺激肌肉與神經末梢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減輕痠痛與神經性不適,同時提升肌肉收縮與反應能力。

適合:
神經損傷後的肌肉刺激、肌肉無力與萎縮防治、慢性疼痛與神經性疼痛緩解、肌肉張力調節、四肢活動度改善


💡 紅外線治療

利用深層溫熱效應提升組織溫度、擴張血管,緩解關節僵硬與深層肌肉緊繃,改善筋膜張力,讓動作更順暢。

適合:
筋膜張力異常
深層肌肉緊繃
關節僵硬
寒冷引起的疼痛或僵硬
長期不活動後的肌肉與關節恢復



 


💡 徒手治療

透過肌肉放鬆、筋膜釋放與關節鬆動等技巧,減少軟組織張力與壓力,改善姿勢代償,恢復正常關節活動度。

適合:
筋膜沾黏與肌肉緊繃
姿勢代償改善
步態異常(跛行、偏向單側使用)
長期臥床後的關節僵硬
術後關節活動恢復訓練



 


 

💡 注射型止痛療法

將玻尿酸、單株抗體或膠原蛋白等藥劑直接注入關節腔或特定部位,減少發炎、改善關節環境、保護軟骨,延緩退化並降低疼痛感。

適合:
中重度退化性關節炎
長期關節疼痛且口服止痛效果有限者
關節腔內炎症(免疫性或退化性)
關節軟骨保護與延緩退化
曾經做過關節手術的長期關節保養




 


在復健中,療法不是單一選擇,

而是依毛孩的狀況,由醫師評估後做出最適合的搭配,例如:
雷射 + 徒手治療 → 減少發炎、放鬆緊繃組織
針灸 + 紅外線 → 舒緩疼痛、促進循環
電療 + 徒手治療 → 活化肌肉、改善關節活動度
透過這樣的組合,能讓毛孩在舒緩不適的同時,加強動作能力,復健成效更穩定。

疼痛處理得好,
毛孩就能更有意願去動,
復健的效果也會更穩定、持久。

📍 每一隻毛孩,我們都會依牠的狀況設計專屬療程
讓牠在舒服、安全的狀態下,慢慢找回健康的節奏。 😺🐶💖



📩 想知道毛孩適合哪種療法嗎?
歡迎留言、私訊或來電諮詢
📞 04-2208-5862
💬 LINE|@171wvsao
📬 IG/FB 私訊都找得到我們 ✨